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-甘肃文化之旅
中国的四大民间传说为:《牛郎织女》、《孟姜女哭长城》、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和《白蛇传》,都是爱情故事。
牛郎织女
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《诗经·大东》:“跂(qì抬起脚跟站着)彼织女”、“睆(hùɑn 明亮)彼牵牛”的记载。《古诗十九首·迢迢牵牛星》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。
最早出现牛郎织女一说的是晋朝干宝的《搜神记》。
传说牛郎父母下世早,他便跟着哥嫂度日。后来哥嫂与他分家,只给了他一头老牛。
从此,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,营造了一个小小的家,每天早出晚归耕作,日子倒也过得去。这天夜行观览车,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,它对牛郎说:“牛郎,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,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,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,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。”
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,因触犯天条被贬到人间。
牛郎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,等候仙女们的来临。不一会儿,仙女们翩翩飘至,脱下轻罗衣裳,纵身跃入清流。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,拿走了红色的仙衣。仙女们见有人来了,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,像飞鸟般地飞走了,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,她正是织女。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,又羞又急,却又无可奈何。这时,牛郎走上前来,要她答应做他妻子,才能还给她衣裳。织女含羞答应了。这样,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。
他们结婚以后,男耕女织,相亲相爱,日子过得美满幸福。不久,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,十分可爱。
王母知道这件事后,勃然大怒,马上派遣天神捉织女回天庭问罪。天兵天将从天而降,不容分说,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李蕴桥。正飞着,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:“织女,等等我!”织女回头一看,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,挑着两个儿女,披着牛皮赶来了。慢慢地,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,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。驾着祥云赶来了的王母,拔下头上的金簪,往他们中间一划,霎时间,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。 有情人被天河隔开,终日泣涕涟涟。王母后来答应每年七月七日他们夫妻可以相会。每到这一天,成群的喜鹊会飞来为他们搭桥。鹊桥之上,牛郎织女终于团聚!
据说每年的七月七日,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,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,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。
后来,每到农历七月初七苏步青学校,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,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,抬头仰望星空暗翻军棋,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,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,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,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,由此形成了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。
孟姜女哭长城
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《左传》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,遵守礼法的记载,加上《檀弓》的“齐庄公袭莒(jǔ莒县在山东省)于夺(隧),杞良死焉。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雏型。汉·刘向《列女传》记:“齐杞梁殖战死,其妻哭于城下,十日而城崩。”又唐(佚名)《琱(diāo同雕,雕刻或雕成的艺术品)玉集》记“秦时有燕人杞良,娶孟超女仲姿为妻,因良被筑长城官吏所击杀,仲姿哭长城下,城即崩倒爱卡巴。”可知这个传说在唐代已盛行,但孟仲姿和杞良,在传说中已改名为孟姜女和范杞良(一说叫范喜良)。
传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征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。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,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,不知累死了多少。
苏州有个书生叫范杞梁,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,他不得不四处躲藏。有一天,他逃到了姜家花园,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。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,她和父母一起把范杞梁藏了起来。两位老人很喜欢范杞梁,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。
新婚不到三天,范杞梁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。孟姜女哭得象泪人似的,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。半年过去了,范杞梁一点消息也没有。这时已是深秋季节,北风四起,芦花泛白,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。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,一定十分寒冷,就亲手缝制了寒衣,启程上路,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范杞梁。
孟姜女一路上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山口珠理,吃了多少苦,才来到了长城脚下。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,范杞梁已经死了,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。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,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,一下子昏倒在地,醒来后,她伤心地痛哭起来,只哭得天愁地惨,日月无光。不知哭了多久,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,长城崩塌了几十里,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。孟姜女咬破手指,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,她心里暗暗祷告:如果是丈夫的尸骨,血就会渗进骨头,如果不是,血就会流向四方。终于,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范杞梁的尸骨。她抱着这堆白骨,又伤心地痛哭起来。
安葬范杞良后,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。
梁山伯与祝英台
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·梁载言的《十道四蕃志》,记载了梁、祝“二人尝同学”、“同冢”的故事。晚唐·张读的《宣宝志》有较详细的记载。到明代冯梦龙的《古今小说》,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带,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节。
明朝徐树丕《识小录》曰: “梁山伯,祝英台,皆东晋人。梁家会稽达明一派对,祝家上虞,同学于杭者三年,情好甚密。祝先归。梁后过上虞寻访,始知为女子。归告父母,欲娶之。而祝已许马氏子矣。梁怅然不乐,誓不复娶。后三年,梁为鄞令,病死,遗言葬清道山下。又明年,祝为父所逼,适马氏,累欲求死美竹すず。会过梁葬处,风波大作,舟不能进。祝乃造梁冢,失声哀痛。冢忽裂,祝投而死焉,冢复自合。马氏闻其事于朝,太傅谢安请赠为义妇。 传说中国古代东晋时,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(又名:祝九妹),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,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,两人便相偕同行。同窗共读,形影不离。梁祝同学三年,情深似海。英台深爱山伯,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,只念兄弟之情。
祝英台父亲思念女儿,催归十分急,英台只得停学回乡。梁祝分手,依依不舍。在十八里相送途中,英台不断借物抚意,暗示爱情书朋网。山伯忠厚纯朴我形我速,不解其故。英台无奈,谎称家中有九妹,品貌与自己酷似,愿替山伯作媒,可是梁山伯家贫,未能如期而至,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,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马庄的员外之子马文才。
美满姻缘,已成泡影。二人楼台相会,泪眼相向,凄然而别。临别时,立下誓言:生不能同衾,死也要同穴!
梁山伯后因忧郁成疾而身亡,遗命葬草桥之畔。英台闻山伯噩耗,誓以身殉。英台被迫出嫁时,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,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,风雨雷电大作,坟墓爆裂,英台翩然跃入坟中。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,相伴翩翩飞去。
白蛇传
早在魏、晋时期,左思就在《魏都赋》里记载了“连眉配犊子”的爱情故事传说:“犊子牵黄牛,游息黑山中,时老时少,时好时丑。后与连眉女结合,俱去,人莫能追……”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“白蛇闹许仙”故事,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“连眉女”演变为白蛇。
“白蛇闹许仙”里的白蛇精,因当年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。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,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。婚后,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,使得附近“金山寺”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,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,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,置白娘子于死地中粮彩云居。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“盗仙草”、“水漫金山寺”等情节。
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,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。法海趁机用“金钵”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,将其镇压于南山“雷峰塔”下。通过此事,许仙心灰意冷,便在“雷峰塔”下出家修行,护塔侍子。18年后,许仕麟高中状元,回乡祭祖拜塔,才救出母亲季佳熙,一家团圆。
最早的成型故事记载于明末冯梦龙的《警世通言》。据《警世通言》记载, 宋代时,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人形叫白素贞,与青蛇精小青,在杭州西湖遇书生许仙,白蛇遂生欲念,乃嫁与他。后经历诸多是非,许仙乃知白素贞、小青具是异类,并受白蛇威胁,惊恐难安,便求法海禅师救度。于是白蛇被收入钵内,镇压于雷峰塔下。许仙看破红尘情愿出家,礼拜禅师为师,就雷峰塔披剃为僧。修行数年,一夕坐化去了。众僧买龛烧化,造一座骨塔混世四猴,千年不朽,临去世时,有诗八句,留以警世。
祖师度我出红尘镇赉吧,铁树开花始见春上海助听器。
化化轮回重化化大理一中,生生转变再生生。
欲知有色还无色,须识无形却有形。
色即是空空即色,空空色色要分明。 后世根据此传说又添加了一些的情节,使得故事更加平民化,更符合大众的口味,流传至今。
在宋朝时的镇江市,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,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,化为人形欲报恩,后遇到青蛇精小青,两人结伴。白素贞施展法力,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乌鸦悖论,并嫁与他。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顾晴菲,许仙将信将疑。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,白素贞显出原形,将许仙吓死。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。
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,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,水漫金山寺,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。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,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,镇压于雷峰塔下。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,到塔前祭母,将母亲救出,全家团聚。
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还有另一种说法,即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柳毅传书》、《董永与七仙女》。
柳毅传书,也作柳毅奇缘,起源于唐代高宗年间由李朝威所著的传奇小说《柳毅传》。
故事讲述湖北人柳毅在前往长安赴考途中,在泾阳遇到一位女子在冰天雪地中牧羊。打听之下,才知道原来对方乃是洞庭湖的龙宫三公主,远嫁给泾水龙王十太子叶帛鑫。可惜小龙王生性风流,三公主独守空房之馀,又被翁姑欺凌,带负责降雨降雪的羊群到江边放牧。周遭水族禽鸟慑于龙王声威大谷打工,都不敢为三公主传书回家求救。
柳毅义愤填膺,答应放弃科举的机会返回家乡送信。
柳毅回到洞庭湖畔,为三公主送信往龙宫。但洞庭君碍于与泾阳君的多代姻缘,想息事宁人,洞庭君的弟弟钱塘君则大表气愤,并带同水军前往解救三公主,霍晓红并杀了泾水十太子。三公主回宫后,为柳毅奉酒答谢。钱塘君见二人眉目传情,欲撮合二人。但柳毅碍于没有媒人作中介,以及介怀自己间接杀了三公主的丈夫,所以拒绝了婚事。
柳毅回到地面之后,经常望湖兴叹;而三公主亦对柳毅日夜挂念。柳毅的母亲想为柳毅寻找媳妇;而钱塘君由于错手杀了三公主的丈夫而耿耿于怀,化身为媒婆前往柳家说媒,有情人终成眷属。
董永与七仙女
传说董永是湖北孝感县人,又传是山东滨州博兴县人,卖给了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作奴仆,以换取银子安葬父亲。卖身葬父的行为,感动了天庭的七仙女,于是私自下凡,以槐树为媒,让土地公公作为主婚人,在树下订下终身,结为夫妻。
七仙女一夜之间织了十匹锦布,帮助董永偿债赎身,奴期从三年减至一百天。奴役期满后,夫妻双双把家还,以为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,玉帝却下令天兵天将将七仙女捉回天庭凤非离,七仙女忍痛与丈夫诀别。七仙女被捉回天庭,他们永不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