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来法

又一个WordPress站点

上分器中国园林·纪念陈俊愉先生|不忘春风教,长怀化雨恩:怀念严师慈父陈俊愉先生-中国园林杂志

中国园林·纪念陈俊愉先生|不忘春风教,长怀化雨恩:怀念严师慈父陈俊愉先生-中国园林杂志


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
全文刊登于《中国园林》2012年第08期P33-34
金荷仙/本刊常务副主编,社长

作者戴上博士帽与导师陈俊愉先生合影
导师陈俊愉先生离开我们已一月有余。至今我仍无法相信这是事实第二信使,我的耳畔明明听到先生那洪钟般的声音……
在我的心目中,陈先生既是一位德高望重、治学严谨的导师,又是一位慈祥博爱、循循善诱的父亲粉爱粉爱你。
第一次面聆陈先生教诲,近距离感受其严师风范是在2000年7月,当年先生已83岁高龄。之前听过先生关于国花的学术报告,总觉得像先生这样的大家是我辈遥不可及的。2000年,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专业博士研究生,机缘使然,有幸投在先生门下。当时,原本一直想关门的先生却提出还想继续招一个博士生,就请我的硕士生导师苏雪痕教授帮着推荐一个“省心点”的学生,苏老师推荐了我。苏老师对我说:“陈先生名气比我大,文学修养比我高,外语比我强,你要学好这些本事青州一中。……陈先生年龄比我大奥利奇,你要好好照顾他。”随后,先生亲自给我来电话飞客bt,要我再次去北京面试(在这之前我已通过北林的导师组对我的面试)。先生说:“苏雪痕等几个老师都说你能干,是个优秀的学生,但是我招学生,坚持亲自进行面试。”面试时,先生仔细地询问我在学校的教学情况、硕士研究生论文和我发表的《山水画论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》一文,问的广泛又细致。在之后的日子里铁肺歌后,先生的严谨、智慧、博大缙云人才网,以及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让我受益良多。
陈先生的严格执教是出了名的,2001年春天的一张小小请假条足以说明这一点。作为在职博士生,我的工作单位要我回校授课,我的告假起初未被先生准许。直至单位的系主任、教务处处长分别电话恳求后,先生才勉强同意我的请假,并亲笔嘱咐我要严格遵守假条里注明的请假时间和回校时间,先生的严格由此可见一斑。

请假条
勤奋、乐观、不畏艰难是陈先生的治学和处世态度,他也是这样要求和引导学生的。与先生一起吃饭时,他常会问我们一些蔬菜的属名、种名及拉丁名。在工作中,他常问“你做到千方百计,务求必胜了吗?”在先生的生活词典里没有“懒觉”“节假日”这些词汇,他还常自谓自己是“屡败屡战”。龙套王先生寓乐于工作,上分器奋斗终身,终至成功。
在定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时t14坦克,陈先生说他侧重做中国传统名花方面的研究,特别是梅花和菊花。并建议我“在艺术中找科学”。先生例举陆游“曾为梅花醉似泥”的诗句,启发我“这是艺术的夸张还是确有这样的感受?”商讨最终,我的博士论文确定为“中国传统名花(小花)梅花、桂花的花香”这个命题。面对这样一个涉及文学、艺术、生物化学、医学、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跨学科命题,我四处求教,当北大医学院一名教授劝我“知难而退”时,我畏惧了印巴文化。先生知道后,却先撇开课题不谈酒店试睡员,反而和我整整谈了一上午关于他自己所经历的人生的种种磨难,最后给我4个字:“知难而上”。正是在先生的人格影响和谆谆教导下,我才能坚持不懈,克服困难,最后按时、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——《梅、桂花文化与花香之物质基础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》。论文获得所有送审专家及答辩委员的一致好评。足以让先生欣慰的是,他创导的花香研究方向目前已经在北京林业大学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、华中农业大学等相关院校中得到了延续和深入。
认真严谨是陈先生长期坚持的做事风格。常有各地友人想求先生墨宝,先生每一次都非常认真地对待。浙江农林大学新校区落成,校领导本着校园、植物园二园合一的设想,让我去求先生题写“浙江植物园”。先生认真思虑后说,杭州植物园历史如此悠久,也只名“杭州植物园”,一个学校的植物园名字起得比杭州植物园还大,不合适。直至学校确定改题“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”,先生才欣然同意落墨。那天,我去先生家,洗砚磨墨,观其书写。看到先生每对某字不太确定时,必翻查字典核实,处处彰显其严谨。
陈先生不愧是大家,他总能使人如沐春风。先生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,常听他夸赞同事的多才多艺、聪慧与勤奋等。先生的大家风范源自内心的宁静与淡定,恰如他毕生研究的梅与菊,清雅高洁,笑傲霜雪。
除了严格执教外,陈先生还是一位慈祥博爱、循循善诱的父亲。每年先生生日(9月21日)和元旦前后,我们在京的师兄弟姐妹们都会聚集在先生周围,向先生汇报这一年的学习、工作与生活等情况,先生总是希望我们带家属孩子同往。面对我们每个弟子,先生就像面对自己的每个孩子一样,问长问短,关心我们的学术,关心我们的生活,关心我们的一切。先生得知我爱人华海镜是美术教师,欣然题词:“美术园林并蒂莲花,互敬互让教好学子(图3)。”为了学业,我和爱人分居两地10多年,先生经常关心我的家庭生活状况。2012年5月27日(先生去世前一周)我去看望先生时,他还关切地问:“老华怎么样了?”声犹在耳喋血长平,人却已去。今日提笔,记录往昔,凝视旧照,我感到先生仍然在慈爱地看着我们。

陈俊愉先生为作者夫妇题写的书法
陈先生虽然走了,但我始终感觉他还活着,先生一辈子没有好好休息过,我想先生一定是太累了楼雨晴新书,去远方休假了吧……
最后,谨以我们夫妻二人合撰挽联,表达我们对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:
贯中西、跨南北,毕生执教鞭,桃李满天下,
精科研、通文化,一心扬国花,梅菊艳千秋!

华海镜为陈俊愉先生书写的挽联